Archiland十周年 - 寻求磁场相近的设计师

有人说,创业再苦逼也比打工爽——成功的希冀一旦萌生,除了实现,毫无他法。

 

创业十年,以前所有的客户都叫我小黄,如今很多人都叫我黄哥。

 

从一个人到一个圈子,从最初的厕所加建项目,到后来的一片片地产开发。

 

十年间,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构思不断。然而,社会履历不足,再加上头脑简单,我曾多次被骗,也走了太多弯路——靠运气赚的钱,最后竟靠实力赔进去了。

 

于是,我被迫不停的学习,保持谦虚,学会思考。

 

客户是最好的老师。

 

我也从成功人士身上学到了很多投资理念,学到了怎样为人谦逊。为自己设立短期目标,也知道了自己的长期追求。

|| 服务业 ||

我把建筑顾问定义为服务业,理应放平身价不觉得高人一等,因为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。

所以我时刻警醒自己,不要做着做着就飘了。也不要过分追求某个点,商业运营和情怀的共融本身就是矛盾的。

 

顾问类服务还需更实际一些,让客户省心,让官方放心。有些事情能不计较就不计较,西方的扯皮文化目前看来并不适应于新西兰本地的华人服务业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|| 规模 ||

从零到一,从一到多。我在新西兰管理一个团队之后发现,人多并不意味就可以盈利多。

 

新西兰的华人创业公司可能不适合招太多全职员工——人员管理需要花费的精力,八零后也好、九零后也好,各个员工的情绪都需要照顾。

 

项目不管大小,质量把控很重要,一旦出现纠纷,就会牵扯很多精力去处理。虽然服务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,但当老板的至少要全力维护。新西兰圈子太小,坏心眼一定不能有,让人说成是骗子更难听。

 

很多洋人公司规模很大、名气也很大,高层的能力和专业性也很强,但真正执行项目的人做的东西却差强人意。高层一天忙着开会接项目,无暇顾及项目的服务质量。说实话,这么多年来的亲身经历也让我跳出了对洋人大公司的盲目崇拜。对员工最大化放权是可取的,但仍需高层对项目加强审核。

 

举个例子,我公司经也经历过人员扩增到人员缩减。曾经一段时间是初级人数大于高级人数,结果发现各方面绩效并不高。经过人员重置后,质量和效率才慢慢摸索到了平衡点。

 

通过这么多年的经验总结和系统完善,我们公司最终达成了项目成倍增长。无论大小项目,每个项目都至少要三个注册设计师进行三遍审核。

 

顾问服务行业的质量把控越严格,运营成本也就越大。不过靠着这套模式,我们避免了太多不必要的争论和索赔。

 

每年公司都有新的挑战,今年我给自己的挑战是——通过调整公司结构,能否一年做过去九年的项目体量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|| 员工 ||

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财富,所以要善待自己的员工。不要觉得自己有多牛逼,老板的成功根本不是靠自己,是靠一个群体托举起来的。有牛逼的客户才有牛逼的自己,有牛逼的团队才会有牛逼的自己。

老板对员工好,员工都看在心里,自然而然的转化成业绩、责任心或忠诚度。

 

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,包容短处的同时,让员工做其擅长的工作。员工为老板带来创收,老板满足员工相对应的工资需求,供需平衡才会长久,供需失衡还需从老板自身找原因。

 

同时,雇主也要看淡员工的来去自由。因为身份也好,因为薪水也好,因为公司氛围也好,因为外部原因也好,员工是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工作一辈子的。

新西兰建筑业是一个优秀人才极度匮乏的地方,市场波动变幻无常,突然找现成的、有经验的人才上手并不容易,所以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。

 

新西兰华人创业圈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,那就是老板和员工谁有钱还真不一定。在新西兰工作的年轻人大多是当初出国留学的,也有的是二代移民,这两类可能都不差钱,找个工作就是找个事情干。很多来新西兰的人都会入乡随俗,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,加班绝不适合这边的业态,不过老板除外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|| 家人 ||

新西兰倡导工作与生活的平衡,想干一番事业,是离不开家庭的。

家人在工作上给予支持,在家务和孩子上默默的奉献,所以创业者理应对家人好。

对待员工的家庭也一样——员工能卖力工作,很大的原因来自家人的支持,员工离职也有很多原因来自家庭。自从我了有小孩之后,特别是过了三十岁,精力明显跟不上,加班体力跟不上,责任越大做事也就越谨慎,决策前有了更多的思考,不敢像愤青时那样盲目的做事情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|| 自信 ||

从小城市到大城市,从不自信到自信,从过度崇拜大企业、大资本、大背景,到最后都云淡风轻了。

成功没有想象的那么高级,把自己的命运指望在别人身上更无用处。细想平时身边也鲜少有类似的例子可以参考,最终还是要相信自己。

做好自己让别人爱说啥就说去吧,因为在担任了一些社会职位时,自己的一切言谈举止不得不特别注意。走的慢总会听到路人的闲言碎语,跑起来听到的只有风声。

客户也好,员工也好,家人朋友也好,有人欣赏你,那就想方设法做好自己来证明他们没看走眼。也有人看不上你,但仍要坚持做的更好,证明他们当初看走眼了。有时诽谤也是一种仰视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寄语 // 来自青年创业朋友的祝福:

*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!这是我一直深信的名言,情怀是发自内心的力量,能支持我克服各种问题,一直往前走。但是现实是理性的,以下有几点小体会,分享一下:创业计划得有,应变能力得跟得上;团队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,雇佣流程得合规;严谨的财务管理和规划,尽可能有稳定的现金流基础上再求拓展;不仅是做生意,更是要通过创建独特的企业文化把品牌做强。

—————逸居创办人Pauline Gao


*十年易春秋,风华正茂;十载耕耘,硕果累累。我谨代表后花园在Archiland成立10周年之际,传递上最热烈的祝贺;祝福Archiland在未来再创伟业!再铸辉煌!

——HouGarden后花园创始人 Sam Yin


*先要祝贺Dylan和他的Archiland 奥克兰建筑设计院成立十周年。对任何一个创业者来说,“十年”都堪称一座闪闪发光的里程碑。我和Dylan因业务合作相识,又因为相同的奋斗经历成为挚友。创业的辛苦和收获常被我们拿来互勉。也因为见证了Archiland的发展,所以更期待它的明天!支持你,继续携手,打造更辉煌的又一个“十年”!

——UNICOMNZ CEO姜林杉


*祝贺Archiland奥克兰建筑设计院创立十周年。十年的努力与付出成为现在奥克兰最有名的建筑设计公司之一。一路走来看到archiland 不断的创新、突破、对项目的严谨、对客户的真诚与细心,赢得了所有客户的信赖与赞赏。相信Archiland将越来越成功。

———华融信贷总经理 York 张勇

https://www.seek.co.nz/job/50773456

Dylan Huang